观点丨 易然:闲说“自由”!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易水茶室2017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
“自由”这个词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非常热门,特别是在当年的大学校园里,几乎无人无处不谈自由,但事过这么多年了,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真的了解自由,并自觉地遵从了自由的原则了吗?最近出现许多公众事情,也出现一些引发公众话题的事件。这些事件带来了许多的争论,我认为争论的本身无关乎对错,只关乎三观。而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三观的撕裂感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体现得尤为明显,这或许是发展所引起的阵痛,我们无法去解决它,但依然可以试图去解释它。在此背景之下,我又想到了自由。
我认为,无论是“年轻人被催婚催生”问题,还是“同性恋该不该被否定”问题,亦或是“校园欺凌”问题,其引发争论的实质内核还是关于“自由”的问题。“自由”这个词,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整个中西方哲学史里,对它的讨论与研究也是比比皆是。但是我们真的理解它了吗?
作为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我赞成法国哲学家萨特对于自由的理解。他认为,自由看似美好,但其实并不是礼物,甚至连一个褒义词都算不上,因为自由是神(包含各种宗教里的各种神)对于人类的抛弃。只有当神将人类抛入这无尽、洪荒的尘世中而不再理会时,人类才被动的获得了自由,所以,自由并不是人类自身可以选择要或者不要的,而是在你呱呱坠地的那一瞬起,就被强加的。(当然如果你是某个宗教的信徒,那么恭喜你,神还没有抛弃你,你可以拒绝自由)有人会反驳,自由绝对是美好的,可以让人成其为人。这个观点是完全合理的,因为人都是拥有主体意识的,而能让主体意识自由的发展就是人内在的最大需求和动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一部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在追求更大自由发展度的历史。
但马克思总结,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最难处理的关系并不是人与自身或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人与他人的关系。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自由度看成一个圆圈,这个圆圈包含着所有你能够自由去做的事情,我们拥有的生活资料(比如:金钱、权利、时间等)越多,我们的圆圈就会越大,拥有的自由度也会更大。但是无论我们的“圆圈”大小如何,始终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圆圈与他人冲突时,该如何选择。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喜欢吃肉,是你的自由;你的朋友不喜欢吃肉,是他的自由。但是今天你们必须坐在一起吃饭,我们应当遵循谁的自由?在过往的社会中,由于人与人之间地位的不平等,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一般是弱势一方的退让。但是失去自由的滋味是痛苦的,所以,人人都想拥有强权地位,人吃人的社会才会逐渐形成。
但在当今社会,我们在不断地提倡和追求最大限度的人人平等。这就意味着权利和金钱无法再像以前那样给我们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在与他人相处时,我们的退让会越来越多,“圆圈”会变得越来越小,这也是现代性带给人类的困境,也就是萨特笔下的L’enfer, c’est les Autres(他人即地狱)。所以回过头来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圆圈”只会被逐渐压缩,而人所追求的自由,实际上只能在脑海中实现,一旦变为现实的行为,我们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桎梏。这个结论或许很悲观,那是否意味着人类就不应追求自由呢?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也很简单,我们在追求主体性时,尽量的少与他人的主体性产生冲突便可。
中文的“自由”这个词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迷惑性,自由的意思在我理解,至少应该分为两层,用英文来解释就一目了然了:freedom from和freedom to。
第一层意思,freedom from,我把它称为形而下的自由,意思就是说我们从某种束缚中摆脱,从而获得自由。比如我们从封建统治中摆脱,从帝国主义的统治中摆脱,从父母的约束中摆脱,比如实现财务自由,都属于形而下的自由。因为这些自由的得到都只是意味着一点:我不用再去做XX。
而第二层意思,freedom to。我把它称为形而上的自由,意味着当我不再用去被迫做一些事的时候,我要去做什么。这就是我所理解之自由的真正实质,也是我们当下最缺乏的东西。比如我们评价一个有钱人时,说他是土豪或者是一个真正的“贵族”,我们的依据就是他在实现财务自由之后,他做了什么,他是花几千万买了游艇,还是捐助了一个希望小学,这都是他的自由,但如何利用好这种“自由”,就是人成其为人的关键标准。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自由真的不是礼物,而是责任,一个人的自由度越大,其责任也越重。一旦理解到这一点,你一般会有两种选择,一是遁入空门去求佛,或是手划十字找耶稣;二是真正静下心来重新去思考,哪些我不该去做,哪些我必须去做。
【来源: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易水茶室2017】
【微信编辑:崔倩倩】
声 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样本丨与德有缘,以德育人 ——湖南省常德市德育工作采访手记(一)
观点丨“掩耳盗铃”还是“直面生活”?——社会事件融入中小学教育
推荐 | 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1-36批全名录(建议收藏)